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支持城乡建设绿色发展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
该项目光伏与乡村农业优势互补,不仅实现了发电收益和农作物的优良生长,还可以节约成本、节能减排,达成光伏发展和乡村振兴双赢。光伏下乡,不仅解决了偏远地区乡村电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也为乡村振兴装备了强劲引擎。
当前,在更大装机容量目标下,解决光伏电站和土地紧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迫切。温热的风吹过,麦田里就荡漾起一波又一波的麦浪。作为夏粮的C位作物,小麦不仅在广袤的土地上,书写着金黄色的浪漫,也给无数的中国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与希望。农光互补,发电生产两不误陕西宝鸡,千阳县。而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光伏产业的发展不再只能关注发电这一核心,还需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友好型光伏电站概念应运而生。
光伏+农业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开发光伏电站所占用土地的价值。诸如此类的农光互补项目,已经屡见不鲜。针对不同的水面,其风向、水下的陆地情况都是不同的,而建设浮式光伏电站时需要根据选址地的独特条件有针对性地设计组件排布、电缆走向等,同时还要考虑到日后运维的问题。
据了解,浮式光伏项目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普及,产业甚至称其为继地面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之后的第三大太阳能部署模式。有测算显示,荷兰超5万公顷的内陆水域可容纳数十吉瓦的光伏装机。同时,浮式光伏削弱了风对湖泊两岸地貌的影响,减少水分蒸发,更利于植被的生长。我们总计安装了7.2万个光伏组件,这是目前欧洲最大的一个浮式光伏项目。
不过,Groenleven公司也强调,浮式光伏电站对鱼类的影响调查还在进行中,还需要数年的观察才能得出完整结论。项目开发商荷兰光伏企业Groenleven的项目经理Willem Biesheuvel表示:当地早已不再用这个湖进行采砂作业了,因此,我们申请占用这部分水面,探寻另一种利用方式。
但是由于本次项目位于水面之上,电站容易受到风的影响而转变方向,Groenleven公司选择了不同以往的东西向排阵方式。根据Groenleven公司联合当地教学研机构开展的调查显示,浮式光伏不会对湖泊中的动植物产生负面影响,反而还能起到减少两岸侵蚀的作用,成功融入附近的生态系统。光伏是一种费地的项目,如果是在陆地上建设相同规模的项目,一般会选择朝南安装组件,这样可以节省更多的土地。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发电外,这个浮式项目还承担了另一项任务保护选址地的生态环境。
根据调查,水面被光伏组件覆盖后,水中的氧气含量维持稳定。据Willem Biesheuvel介绍,该项目的难点在于如何转变湖泊的职能,即从发电角度出发,让光伏组件更适应水面这一新的地形。由于得天独厚的地形条件,荷兰开发浮式光伏的潜力巨大。欧洲最大的浮式光伏电站日前完工,即将正式并网发电。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便是组件的安装方向经过不懈努力,该公司在绿色光伏产业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李志刚信心满满地说。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今年至少能完成80兆瓦以上光伏。
今年以来,国能余姚公司积极响应国家3060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利用厂房屋顶、农业大棚、养殖业屋顶铺设光伏板进行发电,向第三空间创效益。据悉,目前该公司已经和我市企业签订了约15兆瓦光伏发电量的光伏发电项目。日前,记者走进浙江松原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见到厂房的楼顶正有几位工人在测量与勘探。这个厂区的屋顶面积有2万平方米,可铺设1.6兆瓦光伏。企业零投入,只需提供一个屋顶!国能余姚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李志刚自豪地说,一个屋顶就是一座小型光伏发电站。如何实现能源效益最大化是国能(浙江余姚)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国能余姚公司)一直在探索的新方向。
该公司规划专案高级经理李明军告诉记者,光伏设备及安装维护都由国能余姚公司提供,等光伏板正式投入使用后,公司不仅可以使用国家电网的电能,还能够自主发电,实在太划算了!近年来,如何让企业在现有资源下实现效益最大化,国能余姚公司一直与企业积极探索。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松原公司的屋顶面积来算,原本几乎没有使用价值的屋顶,未来每年可发电160万度,按照企业现在的消纳情况,至少能消纳120万度左右,企业消纳部分将获得一定的电价折扣;剩余的40万度电力,国能余姚公司能卖给国家电网产生收益;与此同时,每年还可为国家减少标煤使用量约480吨,减少碳排放1300吨左右,相当于在25年里绿化造林500亩。
与此同时,该公司助力企业建设绿色光伏,为企业顶上添金。今年以来,国能余姚公司积极与我市各企业、农业大户等开展合作,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下一步,该公司将坚持创新驱动,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提升自身能力,不断丰富和完善可持续的转型发展新模式,努力做发展绿色产业的带头人,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贡献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今年至少能完成80兆瓦以上光伏。
如何实现能源效益最大化是国能(浙江余姚)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国能余姚公司)一直在探索的新方向。日前,记者走进浙江松原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见到厂房的楼顶正有几位工人在测量与勘探。这个厂区的屋顶面积有2万平方米,可铺设1.6兆瓦光伏。今年以来,国能余姚公司积极响应国家3060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利用厂房屋顶、农业大棚、养殖业屋顶铺设光伏板进行发电,向第三空间创效益。
据悉,目前该公司已经和我市企业签订了约15兆瓦光伏发电量的光伏发电项目。今年以来,国能余姚公司积极与我市各企业、农业大户等开展合作,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经过不懈努力,该公司在绿色光伏产业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下一步,该公司将坚持创新驱动,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提升自身能力,不断丰富和完善可持续的转型发展新模式,努力做发展绿色产业的带头人,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企业零投入,只需提供一个屋顶!国能余姚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李志刚自豪地说,一个屋顶就是一座小型光伏发电站。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松原公司的屋顶面积来算,原本几乎没有使用价值的屋顶,未来每年可发电160万度,按照企业现在的消纳情况,至少能消纳120万度左右,企业消纳部分将获得一定的电价折扣;剩余的40万度电力,国能余姚公司能卖给国家电网产生收益;与此同时,每年还可为国家减少标煤使用量约480吨,减少碳排放1300吨左右,相当于在25年里绿化造林500亩。
李志刚信心满满地说。与此同时,该公司助力企业建设绿色光伏,为企业顶上添金。该公司规划专案高级经理李明军告诉记者,光伏设备及安装维护都由国能余姚公司提供,等光伏板正式投入使用后,公司不仅可以使用国家电网的电能,还能够自主发电,实在太划算了!近年来,如何让企业在现有资源下实现效益最大化,国能余姚公司一直与企业积极探索中国光伏行业历经几十年发展,无论集中式光伏或分布式光伏,皆已过了原始草莽时代,步入了发展正轨。
根据区域不同,合约购协议期限从11年-13年不等。而本次山东电视台两大频道对天合富家的报道,正是抓住了天合富家户用光伏系统的一大亮点合约购模式,并大力推而广之!所谓合约购,即是天合富家为应对市场环境,让老百姓花更少的钱畅享清洁能源体验,而创新推出的一种业务模式。
协议期内,电站保险、监控、运维全部交给天合富家,用户每年都能拿到固定收益分享;协议期满时,只要用户没有违约行为,就能获得一定的履约奖励,同时电站及今后所有收益都归用户所有。在报道中,天合富家山东公司总经理陈春生表示:老百姓只需要首付三四千,其余通过融资租赁的形式,就可以安装一套天合富家原装光伏电站,整个电站前十一二年,老百姓每年可以获得一千元左右的收入,后面的八九年,老百姓可以获得每年一万元左右的收入,整个20年补贴周期,老百姓总共可以获得10万余元左右的收入。
与之前登陆央视一样,此次山东电视台对天合富家的报道同样意义非凡! ▲山东卫视生活频道《生活帮》栏目一直以来,山东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光伏发展条件,始终保持着中国户用光伏第一大省的地位它是中国第三经济大省,电力需求大;其光照时数年均2099小时-2813小时,资源优势显著;山东还拥有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具备安装光伏条件的屋顶超过700万户;此外,山东光伏设备安装商的数量也是全国第一,群众基础与配套资源丰富。在河南省鹤壁浚县小河镇,业主雷玉枝同样是通过合约购模式完成了天合富家原装光伏电站的安装,且已成功并网。